第九章郢王世子妃进宫...) (2)(8 / 25)
郢王道,“我总想以《贞烈传》约束万寿宫那位,也好让她自动退出,以全与陛下的母子情义。”
子晴失笑,“王爷,掌凤印的手会退,你何时听说拿玉玺的手会退的?”
“你不晓得,万寿宫那位颇爱读前朝文睿太后列传。文睿太后与前朝武皇帝母子融洽,那是世所周知的啊。”郢王与郑太后相识多年,对郑太后的喜好颇有一点了解,且做过很细致分析的。
前朝辉煌时期绝不逊于今朝,武皇帝更是一神人,他并非文皇帝亲子,而是文皇帝的侄子。文皇帝退位后,武皇帝登基,登基之初便许下承诺,二十年后必还位于文皇帝之孙。之后,果然不婚不嗣,不纳后宫。二十年后,武皇帝依照承诺,正当盛年传位于文皇帝之孙。
正因有此历史事实,没有人怀疑武皇帝当初登基的动机,要是篡位,不说旁的,武皇帝肯定得自己大婚生子啊。
这位文睿太后,便是武皇帝的亲妈,一样才干卓然,一样辅佐朝政。
但,武皇帝与文睿太后是史笔昭昭的模范母子。
子晴先生熟读史书,显然也知文睿太后与武皇帝的典故,他不禁一笑,“王爷,这典故里,退的人可不是文睿太后,退位的是武皇帝。史书记载,武皇帝退位后,文睿太后依旧居宫中,继续辅佐了两代帝王。”
“自始至终,文睿太后从未退过。”子晴清朗的声音传进郢王耳中。
郢王沉默下来,他不见得没想到这些,只是想以文睿太后的美名来约束郑太后罢了。郢王道,“怎样才能让万寿宫退出朝堂?”
“除非天降神雷劈了万寿宫,不然短时间没有任何办法。新政失败,太后一系声势更盛。自林相被诛,陛下年少,太后便代陛下执掌朝政,太后对朝局经营已有二十余年。当年太.祖皇帝、世祖皇帝在位时,毕未有女子干政之事,更遑论太后居万寿宫?万字从来只用于万乘之尊。”
子晴轻轻叹口气,“但这一切都发生了,二十年经营,朝中已由万寿宫掌控。这是事实,不必自欺欺人。陛下现在优势有四:其一,陛下与太后是血脉亲人;其二,皇长子生母不再出于郑氏;其三,陛下比太后年轻;其四,陛下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
“既无雷霆手段可用,便只能用水磨功夫。用母子之情软化万寿宫的心肠,让陛下从旁辅政,请陛下交好太后一党,三五年,七八年,慢慢来,随着太后娘娘的老去,太后一党自然会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