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小闻会发光(2 / 3)
落款上的时间,足足比李宏的“证据”早了五年。
研究这份议题的时候,是非常普通的一天,议题也没有被闻慕清看得太过功利,也没有被发表。
或许,之后的某一天,这十几张纸被老闻印刷了几十份,发给了他的学生当做课堂讨论问题。
再之后,时间辗转下,那十几张纸落到了李宏手里,因为无人冠名,便被李宏无耻的冠了名,当成自己的东西招摇过市。
这也导致苏安歌不慎在这议题上摔了一个跟头,因为苏安歌论文刚刚出炉,而李宏那个张冠李戴的论文又比苏安歌的早了4年。
时间久远,苏安歌只记得十多年前某个午后老师讲过这个问题,于是他将这个问题又重新深入探究。
有些丢人的是,这议题还是在闻慕清指导下进行的,指导教师也署名的是闻慕清。
但是,虽然这师徒记得议题的大概方向,但是那十几张纸上的细节,以及那十几张纸去了哪里却是一概记不清了。
不过,苏安歌记不清、闻慕清记不清,谁记不清……都不代表小闻同学记不清。
他面对着李宏,面对着众人,指着显示屏缓缓叙述:“诚如大家所见,这段文字最先出现并不是在李宏先生的论文中,而是在我父亲的一篇随笔中,比李宏先生早了大概有五年。”
说着,闻默从大衣口袋内侧掏出了一叠卷得皱皱巴巴的纸,他举着这叠纸道:“因为打印手写落款,纸张和字迹都在,李宏先生你要是不信可以去年份鉴定。换句话说,是李宏先生你抄袭了我父亲。”
李宏当然知道自己称为证据的论文不是自己写的,他从来不晓得这么多年过去,还会有“手写版”这种东西的出现。
他有点怀疑闻默话里的真假,也怀疑闻默手里的东西真假。
于是他故作镇定道:“你别在这里信口开河了,按照屏幕上的落款,那时候你才多大,怎么就知道这么复杂的事情。”
闻默微微颔首,看着非常有礼貌,他道:“不好意思,我从小对这些课题研究比较敏感,对这些文字典籍也比较爱护。
特别是家父不靠谱,所以家里的纸张文献都是我在整理清灰,这十几页纸每逢年关我也清出来几次,所以或许全世界都没人知道这几页纸在哪里,但是我是一定知道的。”
闻默一番话说完,李宏更慌了,但他也装得更为强势,不愧是社会上的老油条:“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