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实在是高(1 / 4)
厂里接到了一个援非项目,要给非洲的黑兄弟国家制造一整套造纸设备。这些年,厂里虽然也接过不少类似的项目,但是这次的情况有些棘手。受助国家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厂房建设,并且他们要用自己本国的天然材料造纸,而利用这种材料制造纸浆,需要的制造系统和过滤系统都和以往不同。
接到这个项目,是国家是组织上对厂里的信任,但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前期考察人员已经亲赴非洲,带回了一大摞详尽的考察报告,对造纸设备的大小,以及需要达到的功能,甚至操作的难易程度,都提出了要求。
厂里领导,无论是厂长还是党委书记,看到这些要求时都很头疼,而且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工期,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何况厂里还不止这一个项目。厂领导为难,可是这是省里拿着他们曾经援助项目的成绩,努力争取来的好机会,是工厂的荣誉,更是省里的荣誉,这时候退堂鼓是绝对不能打的。硬着头皮也要上。
去省里开完会回来,厂领导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
工程师们说这套设备不能套用以前的方案,要从零开始设计,这就需要不少时间。各个车间的领导说,只要图纸出来,我们可以大干快上抢工完成,但是其他的项目可能就要缓一缓。
厂领导听着他们聊来聊去,说了半天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搞得焦头烂额,一直讨论到外面打了下工铃,还是在说车轱辘话。
厂长李瀚喝了两大茶缸子茉莉花茶,嘴里满是苦涩味,一旁的党委书记马国胜比他也好不了多少,一直在梳理他那为数不多的几缕头发。
马国胜几次想张嘴,可是下工铃太响太刺耳,他的话又被铃声堵了回去。
突然,李瀚拎着水壶站起来,“你们继续想办法,今天想不出办法,我明天就去省里把这项任务推掉,就说我们厂能力不行,这种难度大责任大的工程我们做不了。”说完就提着壶离开了会议室。
“老李,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不要着急嘛。同志们都在齐心协力想办法,你怎么说泄气话。”马国胜看着他的背影,赶忙补了两句。
在场的各位脸色都不好看。大家都知道,这个项目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可是这时候也是枪打出头鸟的好机会。万一自己提出的方法最后没有顺利落实,或者出了什么岔子,这锅可谁都背不动。中层还好说,几个工程师可都是奋斗了小半辈子才评上的职称,再等几年就退休了,要是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