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部分(1 / 7)
去了,转眼就迎来初夏。
姑姑是家里最紧张的一个,天天研究些补身子的菜谱,她两个孩子要高考,特别是宋一乔,那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就是本市的高考状元。
不过也就只是本市的状元了。
宋一乔几次模拟考试成绩最好的一次在省内也仅仅排在25名的位置。
大城市和小地方还是不一样的,从小就接受了质量完全不同的教育,想要靠高二高三两年补回来是不可能的。宋一乔本人觉得没什么,只要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能和封沥川顺利在一个城市他就心满意足了,状元什么的不必强求。
就是刘新成天捶胸顿足,宋一乔是他教过……就不光是他教过的,甚至是整个二南至今最出色的一个学生,哎,真的是可惜了,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
高考当天封沥川还是去宋一乔楼下接他,他俩运气不错,都在本校考试。
本来姑姑说开车送他俩,被封沥川给拒绝了。搞什么呢,怀城这么小个地方,骑车十分钟就到了的事,还得开个车,到时候被堵在路上半小时都到不了。
等他俩快走到学校,还真看见了这般盛况。
不少学生家长都开车来送孩子,可能是怕孩子路上有什么意外或者忘拿什么东西,学校周围的路段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喇叭滴滴的声音混着一些司机从窗口飘出来骂街的声音。有的人等不及了就从车上下来走到学校去,本来是图方便,没想到平白增添了麻烦。
高考。
高三的学生经历了一模二模三模,除了全市的模拟考试还有学校自己组织的模拟考试,在这接连不断的考试中他们对卷子都已经麻木了,这场考试是最后一次,紧张和跃跃欲试又重新在高三生心里活跃起来。
二南一进去是学校的行政楼,在宋一乔他们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刚翻修的,听小道消息说封沥川他妈出了不少钱。这事儿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连封沥川本人都不知真假。
行政楼上挂了一整排的条幅。
有什么“破釜沉舟,超越自我;拼搏进取,勇创佳绩”这类一本正经的,还有“拼一拼,专科变本科;搏一搏,二本变一本”这类搞怪的,更有甚者上面写着“中国移动祝二中学子金榜题名!”。
张进和刘新都站在高三部楼底下,挨个地收班里学生的袋子。就是一个透明袋子,学校发的,里面装着准考证身份证签字笔之类的东西,班主任生怕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