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3 / 7)
可不敢认,要不她就把整个平德县城的人得罪光了:“李部长说得太严重了。这条路也不光是平安庄社员集资的成果,同样离不开部队首长替我们协调来的沥青。光是这一项,就给我们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资金,才能在修通到县城公路的同时,修通各生产队之间的村路。”
张记者忙说:“夏大队长你才是言重了呢。部队首长对平安庄支持部队的举动,一直都十分感激。你们支援部队的酸辣粉和方便面,每袋比对外出售少赚两毛多钱,一年下来,就比那些沥青多多了。”
虽然这是事实,其实不必现在提起。夏菊花有些埋怨的看了张记者一眼,觉得他这是给自己添乱。张记者却闷头笑了:凭啥好同志就不能宣传,得默默奉献?这样的同志多宣传一下,才能带动其他同志跟着学习、一起进步嘛。
很快,大家就走到了平安庄生产队,发现这里的街道比所过的三个生产队更加整洁,路边的水沟都已经挖好了。虽然沟边堆着些土,可不时有社员推着小车把土运走。
前头小车刚把土推走,后脚就会从院子里走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或老太太,拿扫把把路面上的泥点扫干净,一点也看不出堆过土的痕迹。
李副部长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平安庄的社员同志们,都很爱护自己的村子呀。”
对于这一点夏菊花是认同的:“村子是大家一起住着,平时看到脏了,你扫一把我铲一下,其实不费啥劲。可要是平时都装看不见,人人不动弹,积到一起想打扫的时候,就费事多了。”
理儿是这么个理,可能做到的人或是村子,却少之又少。部长与记者们看向夏菊花的眼神再次起了变化,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这样的道理,一定是夏菊花灌输给社员们的。
思想间,代副部长咦了一声:“夏大队长,我咋看着你们村东头和村西头的房子,差别有点大呀?”
不大才怪呢。夏菊花淡定的给领导们解惑:“我们这两年划的宅基地,都集中在村西头,村东头都是老房子。”
原来是这样。代副部长轻轻点了点头,边向村西走,边比较着东西两边房子的差距,这一比更把他比得心惊:“你们近两年的新房可没少盖。”还都是砖瓦房。
夏菊花的心里再次浮起压制不住的自豪感:“是。跟那四个生产队相比,平安庄生产队有编织厂的收入,社员的分红更多一些。大家手头宽裕了,就想住得好点儿。我想着既然大家都想盖新房,不如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