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3 / 7)
。
几个典型一收拾,平安庄的风气不正才怪呢。家家老人过的日子舒坦的哟,如果不是闲不住的老人,真能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不过能得到这种待遇的老人,自己也不能作妖,否则生产队不会因为你老,就事事向着你,而是取消补贴,由着你跟儿子儿媳妇吵去。
儿了儿媳妇跟老人吵要失去上班机会,还得重新下地干重活,老人又没了补贴,那日子在整个生产队马上不能看,谁还敢做妖?
等到给五保户人房子再一建起来,生产队的老人们更不想做妖了,他们都想住进那院子里:院子足足有别人家宅基地四个大,是按照四合院的规制建成的,不是对付的土坯房而是青砖青瓦的砖瓦房。
这砖瓦房与一般社员的砖瓦房的不同之处在于,每间屋子都砌了火墙,只要外头灶头一开,不用在屋里生炉子就暖和和的。
每个老人一间屋子,屋里除了靠南墙的一面大炕外,炕柜、地柜、桌椅都是崭新的,连暖壶杯子都配齐了。如果不是院门口挂着平安庄养老院的牌子,直接迎个新媳妇进门,都不缺啥东西。
屋里的摆设还在其次,院子里的设施,才是最让老人们心动的地方:现在养老院里只住了七奶和老董叔两个人,沿着各屋窗前,给他们留出了三米宽的土地,让他们闲得无聊时种点小菜之类的消磨时间。
剩下的地方,正中用建房的碎砖修了三个菱形相套的花池子,想种啥花草,都由住在里头的七奶和老董叔说了算。靠东边菜地搭了个葡萄架,现在上头还没有葡萄藤,却可以想象得出绿叶成荫时,坐在下头干活聊天有多惬意。
为了让老人聊天方便,葡萄架下真砌了个水泥方桌,四个水泥凳各据一方,随时等待着人坐在上面。
西边菜地前与葡萄架相对的位置,已经挖下了树坑,等开春之后会移栽上柿子树,不为能吃多少,光想想秋后树叶落尽,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的情景,就让人心里怪美的。
其余的地方都是水泥漫地,菜地与水泥地之间细心的砌了沿子,免得雨水大时菜地里的泥水流到院子里。为让污水有个出处,近西墙的地面略低了些,用水泥抹了一条小小的排水沟,西墙近大门的地方留了一个小口,污水可以直接从那里流出去。
“等我孵不动小鸡了,就搬过来住。”五爷看着养老院里的设施,觉得自己不摆来有点亏:他们家的地方不如养老院大,站院里都不如养老院豁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