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5 / 8)
列火车,人家已经给齐卫东出到五毛五一袋的价格。
那小子只要自己坐车的时候把方便酸辣粉往车上一送,一袋就赚一毛五分钱,一箱五十袋,一次成百箱的送上火车,你说齐卫东只出个运输费,就赚那么多,还用得着打垮平安庄的粉条厂吗?打垮了粉条厂,他自己上哪赚钱去。
陈秋生在些羞愧的承认,自己想的太多了,到头来发现自己是想的太少了——齐卫东把酸辣粉推销到火车上,就等于替他们在全国打了个广告,订单天南地北的飞到平安庄粉条厂,陈秋生终于知道编织组人在家中坐,订单天上来是啥感觉了。
随着订单一起到来的,还有通过县供销社转到平安庄帐户上一笔笔订金——此时的采购仍是各地供销社负责,他们与县供销社相互转帐容易,林主任也乐意给平安庄大队行这个方便。
夏菊花在收到头一笔定金时就告诫过陈秋生,既然收了人家的定金,就要按时按量给人家供货,平安庄粉条厂不能出现收定金压货或不供货的事儿。
可是今天夏菊花自己否定了以前的告诫,让陈秋生意识到,夏菊花对部队供应太重视了,这不正常。
陈秋生试探着说:“大队长,咱们给社员集资的利息,可就指着那些订单呢,如果不能按时交货,除了赔定金外,也没钱给大家付利息呀。”
集资的利息,的确是一个难题。去年之所以没给大家支付,是因为集资的时候已经说好,头一年是没的利息的。那时是一九七七年,七八年不付利息说得过去,现在已经是七九年了,还不支付就失信于人了。
虽然现在才是一月份,可夏菊花觉得,今年方便面厂同样很难赚出利息钱。
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得到手下人的信任,否则再想安排人做事儿的话,就没有人听了。夏菊花在心里算了算自己银行的存款——去年一年她在粉条厂、编织组、方便面厂都有工资,加上大队长每月的补贴,每个月有近二百块钱的收入。加上年底平安庄生产队的分红,存款重新达到了五千六百块。
修路时平安庄大队共集资九万零三百块,一年利息是四千五,她的存款支付社员一年百分之五的利息,能顶一年。
于是对陈秋生说:“社员的利息,不行我自己先垫着。”
陈秋生眼神一缩,大队长宁可自己垫付利息,也要保证优先部队供应,绝对有啥他不知道的秘密。可他试探一次也就够了,剩下的夏菊花不想说,他也不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