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4 / 8)
地与路真难选择。
就这也足以让陈秋生两眼熬得通红,每天平安庄生产队、粉条厂和修路工地三头跑。还是夏菊花觉得不是事儿,让他只管好粉条厂就行,田间管理出了事就找刘三壮、修路上有问题就是刘二壮的责任——现在正是要用人的时候,刘二壮这个当过生产队长的人,不带着大家一起干活,谁带?
至于刘二壮自己会不会有意见,并不在夏菊花的考虑之列——还有李大丫呢,她会告诉刘二壮有意见自己憋着。
处理好了平安庄生产队的人手分配,别的生产队劳动力协调同样不轻松:虽然大家修路的积极性很高,可万事都怕比较,几个生产队都尽可能多的把壮劳力抽调到修路工程上,田间管理人手就捉襟见肘了。
几个生产队长的精力,初期明显更倾斜于修路,恨不得一天之内就把路基挖好。
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夏菊花不得不再次把队干部们召集起来开会,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修路重要,种地对平安庄大队来说却是根本。
别说现在还不是全民经商的时代,就是到了全民经商的时期,对农民来说,把地撂荒了也是痛苦的,夏菊花不想现在就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将来真有那么一天的话,她都想自己把那些撂荒的土地承包过来,雇上几个人开个农场——农民不种庄稼那还叫农民?旱灾的教训刚过去几年!
尽管夏菊花的话说得挺重,口气也十分不客气,几个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长,却没人觉得她说得不对。就连李大牛那么犟的人,也当场向夏菊花表态,自己一定回生产队把田间管理和修路安排好,不再只重视修路对田间管理不闻不问。
至此工地上的事情才算理顺了一些,夏菊花便请交通局的技术员,测算一下石子究竟需要多少,她好给人家石料厂打电话,确定运送石料的时间。
两位技术员的勘测工作已经完成,还给修改了两处可以取直的地方:那两处都近湙河,取直后可以省出三里多的路程,不过要重新筑路基。虽然听起来重筑路基有些麻烦,不过平安庄大队还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让两位技术员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受到了尊重。
现在夏菊花再请他们算用料,两人更给出了更切实的建议:“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你们这路有三层就够了,最下面把地基挖好,上头铺上石子掺石灰,再铺一层沥青就行。不过这样的路五年以内出不了什么问题,五年以后就难说。”
五年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