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3 / 8)
说出留在平安庄的话。夏菊花却要提醒她:“跟小赵结了婚,就是跟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一大家子人的家务,不说让你一个人都干,你也得分担一些。再这么来回跑着上工,你受得了吗?”
“有啥受不了的。”红玲不当一回事。她记得自己十来岁的时候,娘得天天上工,家里的家务就由她来做了——不光得做小家的,整个院子打扫还有孙氏的衣裳,都得她洗。对于她来说,早起点晚睡点、干点家务不是啥了不得的事。
看着变得如此有主意的红玲,夏菊花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归根到底,结婚还是红玲和小赵两个人的事儿,她们做长辈的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只好让小赵她们两个自己商量去。
看着两人相跟着走出院子,李大丫长叹一口气:“嫂子,你说这丫头咋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你担心两人不结婚,现在看人家两人不是不想结婚,你还叹啥气。”夏菊花只好这么劝她:“你实在心疼闺女,盖新房子的时候就给她留出一间房子来,刮风下雨的让她有个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啥办法,现在要等的是赵家的意见。
夏菊花见接下来几天小赵还天天跟着收割机到处跑,眼看着夏收都要完了,也没回家去过,心里便有些担心。不想部队从南方协调的一部分早红薯运到,走时还把第三批酸辣粉运走了,夏菊花的心思便又转到粉条厂调料的炒制上,腾不出心思再想他们两个人的事儿。
由于每天都有上万袋酸辣粉产出,调料的炒制由一个人完成,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夏菊花征求过赵仙枝几人的的意见后,把李招弟(刘二喜媳妇)、马小芹(刘力柱媳妇)、李文静(赵仙枝闺女)叫到粉条厂,手把手教她们跟自己一起炒调料。
现在调料包装有专人负责,这边炒好那边塑封机一开,就能包装好,把李招弟几个人稀罕得够呛,学炒制的劲头十足,就盼着把自己炒好的调料倒进进料口的那一刻。
眼看着调料在进料口一点点减少,出口处出现一袋袋规格相同的调料包,每一次都能让她们觉得十分有成就感。
夏菊花现在已经没有她们的这种感觉,只觉得冷库里的红薯总也不见少,调料总也炒不完。有时她想歇一歇,看到等着运走酸辣粉的卡车,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部队的反馈再一次传来,这一次全是好评。随着好评一起到来的,是一车接一车的红薯。真不知道部队是咋得到的信息,从哪儿协调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