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4 / 5)
那本书里写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按着时间来算,这个时候姚品妍应该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姚品妍和离这么大的事,她事先不可能不跟姚家商量。她回娘家,就是想知道姚品妍的近况。
若她真和离了,那么那个神奇的梦,那本神奇的书,她或许真该信上几分。
思及此,姚品娴紧张的攥紧了手。
天知道她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老天和她开的一个玩笑。
朱佑平曾得过姚家老太爷的救命之恩,姚老太爷在世时,朱佑平对其非常敬重。后来老人家虽走了,但朱佑平仍记着昔日的恩情,对姚家多有照拂。
他久驻塞外,多年未再踏足过姚家,如今既然回京,自是该亲自登岳家的门一趟。
于是朱佑平点点头道:“王妃择个时间,你我带着康安一道去姚家。”
姚品娴起身谢恩:“多谢王爷。”
---
姚老太爷早不在世,如今姚家的一家之主,乃是姚品娴的父亲姚盛举。
当年贵妃瞧不上姚氏女给自己做儿媳,也是因为姚家并非什么高门大户,权贵之家。姚家算书香门第,姚老太爷在世时,曾官拜至正二品的尚书。
而如今,一家之主的姚盛举,才四十四五的年纪,就已经官至正三品的大理寺卿。
姚家更还有族亲在朝中为官,日后彼此间相互扶持,只要不作死,好好为官,好好教养儿女,姚家必还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何况,如今还靠上了魏王府。
姚家说是书香门第,但再往上数几代,其实是耕读世家。往远了数,祖上世代为农,也就是姚老太爷的祖父那一代起,姚家才渐渐有了家底,有了功名在身的。
若说在祖籍润州,姚家自是风光无限。但在富贵云集的京城,姚家这样家底微薄的,并没什么起眼。
如果不是当年老太爷于魏王有过恩情,姚家想高攀上皇室子弟的亲事,不能说是绝无可能,只能说机会非常之小。且正妃压根不必考虑,能谋个侧妃之位,都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也正因此,所以当年即便老太太舍不得姚品妍去赌,也极力不肯丢了这门亲事。
魏王府如今风光无限,风头甚至要压上东宫一头。得这样一个宝贝姑爷,姚盛举可不得高高捧着。
收到拜帖得知魏王要亲登姚家大门时,姚盛举就激动得两宿没睡觉。更是到了魏王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