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2 / 8)
申请。
台下的教授们感觉身上中了N箭,他们可有不少人一直饱受项目申报之苦。
这么多项目能出多少成果、能养活多少人、能出多少篇论文啊!这能叫少吗?
“我们实验室至今,除却早期刚成立外,经费一直都是自给自足的。”至于他们还往外吐钱这点就不必说了。
宁知星轻巧地报了两个数字,是机床和光刻机目前为止投入的资金:“虽然我对钱没有太多的概念,但我想这样的投入应该不算……很少吧?”
说到最后,宁知星便也有些迟疑。
他们项目组较其他项目组在研究同一个项目的情况下,所花费的资金总是比较少的。
宁知星把握着整体的方向,项目组上下都是行业精英,本身出现错误,绕弯路、走思路的几率就比其他低。
再者就是宁知星这还背靠着科技大学和自家二叔,科技大学本身就有一定的科技力量储备。
学校里的学生平时也帮忙做了不少重复性工作。
在对于不少项目组来说压力最大的仪器上,宁振强总有办法帮忙解决,他现在虽然回国了,可国外的关系还在,他以前的合作伙伴可帮忙做了不少事。
最后便是随着这些年的建设,宁知星的项目组已经和不少工厂达成了良好的合作,一方面他们源源不断地供给技术,让工厂可以利用技术赚钱;另一方面在宁知星需要的时候,工厂们也总会将他们项目组列于首位,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不是耗费甚大的,他们有时候都直接当做是日常损耗,连算钱都不算。
可宁知星没想到的是,这两个项目本犹如吞金兽,要不是宁知星项目组一直在往外掏项目,且前者结束得早,项目组一直维持着有进有出的状态外,项目组的资金库都没准会被掏空,这总的加起来的数目,哪是一般的惊人。
台下的教授们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单单宁知星报出来的这两个数字就足够要他们惊叹。
相比较之下,他们研究的项目所花费的资金能有百分之一吗?恐怕都不到!
之前看宁知星,他们感觉像是在看什么学术高峰,可现在看着吧,就像是在看会走路的金山银山,这何止是知识搭建起来的,这是用钱堆出来的!
他们开始酸了。
他们甚至想化身咆哮帝,抓着宁知星摇一摇,好让她说一说这哪里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