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1 / 7)
低眉,迈步入佛国楼上,佛国门楼上,胡床上,端坐世家子。
年华不在,仪态仍存。
谢尚,同风流宰相并列晋书一卷的第一流人物。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谢尚此人,世俗的成功者,手握权柄,不可一世。
坐在佛国楼上,他接了琵琶。
紫罗襦便装,披头散发,形态雅致。
春日的下午,人多都歇着。坐着。卧着。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佛国门楼上不再年轻的名士注视着寿阳城里的一切。
回想往事峥嵘岁月,名士浅浅一笑。
或许他想起早逝的父亲,记起了了年少的爱恋,忆起频发的疫疾,回想了这些年里接连逝去的亲友,想起坐在皇后位上,位高权重的外甥女。想起谢安起复,满路艰辛。又想起家族新出门户,起家不易。
又或许,只有眼前大道。
年少抱琵琶,是为唱年少不知愁,现今抱琵琶。
是为《大道曲》。
起势。拔弦。浅酌低唱。委巷歌谣。
“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春日,正是二三月时候,杨柳青青,桃树上桃花红艳,大道上的车马南来北往,彼此不一定相识,一切声音都消弭在黄沙之中。
名疆利锁。蜗角虚名。
一切都将成空。
所有的东西,都将归于一抔黄土。
歌声高远。
佛国门楼下。
玉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抬头。
门楼之上。
故人入我梦。
那是,谢尚呀。
阳光打在玉山的眼睛上。就那么斜斜的一捺,眼睛亮的像星河。
还是熟悉的声音,熟悉的人。
只不过,都老了。
裴峰问玉山怎么不走了,玉山才回过神来,笑了一下,没作声。
冰糖葫芦化了,糖黏吸吸的黏在手上。
玉山用手绢擦净了手。
走了。
佛国门楼上的谢尚。
仍旧在唱。
唱的很动人。
唱的很高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