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两手空空,心也空空(2 / 6)
国作品就不一样了。伴奏型复杂,情感细腻,要遇上带旋律的伴奏呢,那就轻松一点。像《想亲娘》这种,简直难上天了。
“我老妈以前练过,像什么《想亲娘》啦,《拾彩贝》啦,都是这样的感觉。好像旋律是旋律,歌曲是歌曲,很难合。”蒋易手放在琴键上,看乐谱的右手旋律,问道靳融,“你知道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吗?”
靳融当然知道:“想亲娘啊。”
“嗯,也是。”蒋易笑起来,“这首歌的背景呢,大概是一个人,他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离乡,与母亲分离。他很想要回去,也很想母亲。到最后他其实是没有见到母亲的,‘船到江心不拢岸,眼望青山哭一场’,是很遗憾的情感。”
靳融很认真地听着。
“所以我们弹琴的时候,就要,尽量地表达出这样的感情。它其实是循序渐进的情感,想念是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他弹右手开头的旋律,“这里是惆怅的情感,人声还没进来,我们要先铺垫好。”
蒋易的情感把握非常好,单单一个右手旋律,一点都不觉得单调,反而带着一点愁绪。
“不要冲,也不要呆。这个音给的不要突兀,让演唱者进来。”蒋易演示完前五小节,把琴交给了靳融,“你来试试。”
靳融照葫芦画瓢地弹,手臂还不够放松,蒋易提醒他:“不要紧,松一点,缓一点。你脑子里还有一种画面,大概就是有江、有船,还有一轮月亮。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试一次。”
有江,有船,还有月亮。靳融在脑海里努力构思这样的画面,果然手底下就轻了一点,旋律也比之前柔和。
“这样就很好呀,亲爱的。引子结束,我们的主角就出来了,你是配角,你要跟着他走,带动他的情绪。”蒋易伸另一只手,配上左手的和弦,“左手要轻,右手要有流动性。我看见了胡桃花,所以我很想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也在想念我。”
他对这首歌的理解挺透彻的,分明是一样的旋律,在他手下就完全不一样。
A段弹完,紧接着就是间奏。蒋易很喜欢这一段间奏:“这是你展示的机会。承上启下,因为下面就是副歌。到副歌部分,你要比之前激昂一点儿,因为演唱者在表达思念,你在某种程度上要推进这样的情感。”
蒋易让靳融试着弹,从间奏到B段,虽然过渡还是有一点欠缺,但很明显比之前死板的时候好很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