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句号先生(4 / 5)
靳融看病了,靳融这人话少,也不像是会贬低别人的样子,也没往坏的方向想。
“那也许是他在夸你呢。”姚雪说道。
蒋易怎么就觉得别扭,他总感觉不是什么好词。
放学之后蒋易又跟陶郡去蹭琴房练琴了,这回不敢打扰二楼的学生,打算在一楼看看有没有空琴房。
从琴房楼边缘走近大门,远远就听见二楼钢琴声音,不是什么李斯特与肖邦,而是偏印象派一点的曲风,婉转柔和,全是流动音型。约莫十秒,有男声加进来:“胡桃开呀花吊啊吊常……”
这听起来是很典型的民歌嗓,悠远清亮,开口第一句就催人泪下。
“他的声音好大!”陶郡惊叹起来,“用了话筒吗?”
“唱声乐人的声音本来就会传很远,很多歌唱家都不用话筒唱歌的,声音可以传遍整个音乐厅。”蒋易科普起来,“靠共鸣。”
陶郡觉得这很专业的样子。
二楼的歌声绕梁,钢琴伴奏的旋律也特别有感觉。陶郡没学过音乐,只晓得这个钢琴声听了让人想哭,配上歌声,就更加催人潸然了。
她以前从没有欣赏过声乐作品,这是她第一回 认真听。
“山高也有人呀行路,水深还有渡船咯人……”
正要到情感激昂时刻,钢伴弹断了,歌声也停下来。
“这个钢伴不行啊!”陶郡吐槽,“都断了。”
“人家也是才练的,昨天你才接到要表演的这个通知,人家肯定也才知道呀,一天能练成这样已经很好了。况且这个伴奏听起来挺难的,不要肆意揣测。能帮人弹起来伴奏的人,都是弹琴很棒的人。”
倘若在表演、又或者是比赛时,遇见钢伴弹错、弹断这样的情况,演唱者要继续唱自己的。毕竟是钢伴跟着人声走,而不是人跟着琴。
蒋易抬头看着二楼的第六间琴房,这是靳融在弹琴。
“走吧,我们不听了,去看看有没有琴房。”
一楼的琴房满了,幸好二楼第四间的同学练完要走了,在经过别人同意的之后,蒋易和陶郡才进去弹一会儿。
蒋易这是即兴伴奏,不需要照着正谱的左手伴奏型弹,随便弹弹也凑合。两个人合了三四遍,今天的排练也就结束了。
陶郡回家去了,蒋易还在琴房呆了一会儿。
“渡船哥哥先渡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