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君臣奏对!(3 / 5)
,皇权下乡的好处太多了,基层百姓若是能够组织起来,能够发挥的力量就太大了。
以前乡里总是会出现宗族盘踞、乡村恶霸鱼肉乡里这等事情,如果建立起基层组织,有咱们有组织有纪律的战士带领的基层组织,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而且这个时机刚刚好,咱们大夏土改将土豪劣绅都扫了一遍,正是乡里出现权力真空的时候,这个时间建立乡村组织,很快就能够扎下根来,以后朝廷对乡村就能如臂指使,国家的力量便是来之对人民的组织程度,能够组织的人越多,国家的力量就越大!“
苏辙整个人都听傻了。
欧阳辩的设想不是天方夜谭,反而苏辙听出里面蕴含的重大的机遇,一旦大夏把握住这个机遇,大夏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但是,要实现这么大规模的组织,苏辙感觉还是有些心下没底,尤其是需要投入的经费。
“……季默,你的想法的确是很棒,察警体系对社会稳定帮助极大,基层组织能够保证国家对于乡村的把控,但是这都是要花钱的啊,而且是花大钱,这钱从哪里来?”
欧阳辩一笑,苏辙的考虑的确是现实的问题,先不说基层组织的问题,就说察警体系,后世清代的时候,据何刚德《客座偶谈》卷一称:庚子(年)前,中国无警察,余到苏后始创办。
端午桥制军告余曰:“以中国地大,只求一里有两警察,年已需五万万银。以全国岁入,办一警察尚且不能(注:当时岁入未至四万万银),何论其他?“
渠倡言立宪,喜办新政,所言竟与之反,不知何意?嗣后,各县勉强兴办,小县二三十人,大县亦不过五六十人。民国成立,遂逐渐扩充警力……
察警体系因为是维持国内秩序的,所以少了没有用,必须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才能够达到治理的目的,后世的察警系统一共有一百八十万人,对于大夏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欧阳辩点点头道:“子由你说的是,目前来说,这个支出无非就是给军队或者给察警系统建设的费用,相差不会很大,以后察警系统要扩大满足需求,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先搭框架,不会费费很多的钱,等以后要扩大了,南方的经济也尽数恢复,到时候大夏也不缺钱了。”
说到南方,苏辙脸上出现了笑容,接手江南的时候,江南百业凋零,但局势以稳定下来,江南海商的回归以及远洋集团的大订单采购,江南顿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