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3 / 10)
纪棠一身亲卫装束,打马赶上柴兴身边,远远缀着赵徵的王旗,望东急行军而去。
这一趟,他们的目标是会阳平原。
前军是钟离孤,后军是柴武毅,两部届时互为左右翼,将直扑平泉、桐阴关。
这次七点大战,战前吵得非常厉害,双方扯皮了很久才最终确定谁负责哪几点。
呈“l”形的七个点,赵徵拿下的是沙头山、会水、夏原,皇帝拿下的是碌城、汕阴、回陵、沽介。
而两边却都在暗中计划把位于“l”形空白处的第十点和第十一点平泉和桐阴关拿下。
一旦拿下这两个点,即差不多打开了南梁东部繁庶区的西大门,再回头包抄一取下宿陵,南梁被大魏吞下一半,而得平泉桐阴关者就会彻底在整个南征占据上风!
这是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一点,皇帝赵徵谁也没吭声,但都在抢。
这次大战的敌手也非常厉害,大魏兵马皇帝赵徵各率二十余万,共四十万许的大军,而南梁紧急调兵遣将,全国兵力都差不多逼到西线来了,七十万的大军,从宿陵到平泉,三条重大的防线驻守每一处要塞。
这仗并不好打的。
而皇帝为了卸去柴武毅钟离孤这两个心头大患,不惜把原先他预备着挺进南梁京畿的南征最后一场大战才使的两条重大暗线,都尽数启动起来了。
黑黢黢的夜,一线清冷弦月被厚云遮蔽,皇帝驻马在高丘上,远远望着东边声若雷霆的赵徵大军,他冷冷一笑。
“给戚时平侯万钧那边传信,一切按原定计划进行!”
戚时平,侯万钧,南梁十二大将之一。
能不能打另说,但混到这份上,真本事肯定有一些的。只不过,南梁朝堂军中风气并不好,真正刚直不阿的人或出身不够的人很难混得到最顶层。
出身世家,想得就多,想延绵家族显贵的欲望就更强烈。
而在南梁这个大染缸染着,底线很容易就会降低,皇帝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最终被他成功发展出了好几个。
其中这戚时平和侯万钧,是已经坚定决定倒向大魏的了,并且还打算带军相投。
这二人,皇帝原本打算用于南征最后一战,有内应便能轻易而举击溃南梁最后一道防线。
可现在,迫于赵徵的强势崛起,他不得不提前使用了。
这是皇帝在南梁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