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黑洞理论(下)(2 / 3)
中你可能就感觉过了十五万年的时间。
说到这儿的时候,李博学忽然停了下来看着我,表情仿佛在问我,你发现什么问题了么?
我在听他刚刚描述的时候,心里的确产生了疑问。
李博学用《盗梦空间》这部电影里面的理论来类比我们潜入对方梦境的行为,其实是想解释明白一个问题,我们通过不断解开空间密码,层层深入到被潜入者的梦境空间,实际上也是一种梦中梦的模式。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照梦中梦的理论,我们在梦境中每突破一个空间,时间都应该是翻倍的增长,但我们在被潜入者的整个梦境空间中,并没有感觉到时间比例发生变化,这又不符合梦中梦的特点。
我有点糊涂了,却忽然发现李博学此时居然笑了起来。
“发现矛盾了地方了吧?”
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里,我也如实和他道出心里的疑惑。
听到我讲出自己的困惑,李博学点了点头:“你很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盗梦空间里面的理论并不是无的放矢,应该说导演是把之前关于梦境的理论经过适度的夸大后拍成了电影,但我们后来发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梦境中的时间比例,其实是可控的。”
听到这种说法,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电影中梦境和现实中的时间比例是1:20,而我们则是1:60,李博学说,我们的时间比例,是他通过仪器调试出来的。
既然这种比例可以通过仪器来调试,侧面也说明了梦境中的时间比例是可控的。
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感觉有什么东西缓慢的在胸口腾起。
李博学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也是最令我吃惊的部分。
他先是提到了那个实验。
梦境潜入仪的初代产品问世时,心理学家和脑工程学家曾经联合做了一个实验,通过仪器将几个人的梦境连接到仪器,做了一个感知梦中时间的实验。
由于梦境潜入仪的作用,被连接的几个人所经历的是同一个梦境场景,当仪器检测到他们快速眼动期的时候,只过了一分钟便及时叫停,然后一一让参与实验的人说出自己所感知到的,在梦境中所经历的时间。
每次参与实验的人一共三人,因为初代仪器最多只能连接三个人。然而三个人给出的时间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