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父子夜谈(上)(2 / 3)
识时务,同时,孩儿也能感觉到,他仿佛在刻意向我们家示好。”
“你这小子倒是有些眼光,这李勇处事滴水不漏,为人接物令人都令人很满意,是个老油条子,他向我们示好,不过是因为我们家兵强马壮而已。”
张鹏顿了顿,对张俨淳淳教导:
“我们张家不是软柿子,他李家人也不是傻子,既然能多一个朋友,他们也就犯不着为了匹马,将把我们张家往死里得罪。这里面的损失,万万不是一匹马能补偿的,那怕这马是匹天马!
孩子,你要明白,人都要没了,要马干什么,所以李勇是个聪明人。”
张鹏喝了口酪浆,润了润喉咙,才接着道:“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走得亲近些,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相信这样的关系我们以后用得上的。
但你也要记住,这样的人也绝不能深交,也不能相信!”
张俨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深以为然,“孩儿明白,改天孩子就备上厚礼,登门拜访,彻底的定下这世叔侄的关系。”
“孺子可教!”
张鹏兴致勃勃,取了封信件递给了张俨:“这是我的一个在洛阳为官的同窗写给我的信,我今天刚刚收到,你且看一下!”
展开帛书,张俨就着灯火细细看了起来,边看,边细细思量!
书信的内容大致上就是些好友间的问候,还有一些洛阳风物,还有一些官场上的变迁八卦。
不过,信上说到的其中一个事情张俨很是在意。
信上说张让等宦官势力开始达到了极盛。
侍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时人称为“十常侍”。
皇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于是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
又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
张俨叹了口气,事到如今,大汉朝暗弱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无奈但也要面对。
张俨毕竟是个穿越者,他知道接下后面的漫长岁月里又发生了什么,汉人的至暗之时要开始了。
在儿子看书信的同时,张鹏也在观察着自己的儿子,见儿子边看书信,边若有所思,显然是从自己的书信中想到了一些事情,他心里颇感欣慰。
张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