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有一只华雄(2 / 11)
个实力不错的一方豪强了。
这些年有糜家的资助,曹操自己又一心做个好官,把东郡治理的还是很不错的。
唯一比较糟心的是,这次会盟的人里面还有个兖州刺史刘岱。
按照道理说,刘岱是兖州刺史,曹操是东郡太守,那刘岱算是曹操的顶头上司,然而事实上曹操和刘岱的关系一点都不好,这么多年了,整个东郡的大小官员全都当刘岱这个兖州刺史不存在。
说白了,刘岱这个兖州刺史当的并不是特别出彩,至少不是那种大权在握,能够把持整个兖州的水平。
一般来说,太守当得强势那确实是可以无视掉所谓的刺史的,比如长沙太守孙坚什么的都是先例。
曹操和刘岱的矛盾还要从当年东郡第一次秋收之后说起来,曹操给东郡百姓的赋税极低,给商人的赋税也比其他地方低了不少,也是因为这条,所以东郡在最初的苦日子熬过去之后恢复的十分迅速,当时第一年的秋收之后,曹操还上了陶谦的欠债,结果刘岱听说曹操有钱了,当即就要曹操加税,并且要钱要粮,可当时的曹操还要兼顾东郡后面几年的发展哪里会把刚缓过气来的百姓再往绝路上逼?
反正现在世道乱的很,太守强势起来完全不理会头上刺史的例子也不少见,曹操干脆就回绝刘岱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两人之间开始有了矛盾,刘岱时不时就要给曹操找不痛快,有次甚至故意在剿灭黄巾余党的时候把人往曹操这边赶。
如果不是郭嘉和戏志才两人提前预料,夏侯渊又带人一路奔袭驰援,说不好东郡还真得被那群黄巾余党毁了几个县什么的。
就从这事开始,曹操那是彻底把刘岱放一边当他不存在了,反正除了找点小麻烦,刘岱也不能真的把他怎么样=v=
曹操和刘岱的关系不好,这次会盟见了面难免就有些尴尬,刘岱对着曹操哼了一声,曹操则干脆当做没看见他,直接越过他去和袁绍打招呼_(:3ゝ∠)_
曹操和袁绍算得上老朋友了,年轻的时候,袁绍简直算得上曹操的老大哥,整天带着曹操满洛阳城的浪,各种纨绔做的事情也没少带着曹操一起做。
此时分别多年再见面,老朋友嘛,都挺开心的,袁绍特别热情的接待了曹操,又给曹操安排了座位。
等一众诸侯都到齐了,大家又一致推选袁绍做盟主,选袁术做副盟主,又有长沙太守孙坚做先锋,这基本安排算是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