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归隐之心(2 / 3)
传人,荀彧自然不想落后,于是他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幼子身上,在荀彧看来,荀粲的可塑性比荀顗更大。
荀彧望着屋子外的鹅毛大雪,随口道:“粲儿,你可会用这白雪来作一首诗?”
荀粲想了想,既然父亲不惊讶自己的诗才,那么自己就彻底表现一番也未曾不可,于是他在荀彧很感兴趣的注视下非常淡定的叉了八下手,便得了一首,吟道:“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上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荀彧啧啧赞叹,他只知南楚多才子,却不想自家孩儿真的是天生的诗人,荀彧脸上红光满面,他拿来一张纸,让荀粲将诗句写在上面,荀粲对毛笔的使用不甚精通,只能歪歪扭扭的写了上去,旁边的荀彧面带惋惜之色,显然觉得一首好诗没有好字来匹配的话,那真的是一个悲剧。
就在此时,却听下人来通报,说是陈群与钟繇来拜访荀彧,荀彧稍一思考,就明白这两人来这里的用意,陈群是陈氏族人,而钟繇这是钟氏族人,陈氏、钟氏皆为颍川大族,如今两人前来,自是来询问荀彧到底怎样应对曹操的唯才是举令。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颍川钟家是可以与荀家媲美的大世家之一,钟繇的年纪比荀彧还要大个十多岁,在原来的那个三国中,他是著名的书法家,据传是小楷的创造者,在书法界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不过此时进入房屋的钟繇却显得有些忧虑,显然是曹操的唯才是举令让同为大世家的钟家也忌惮不已,但是当钟繇看到纸上的那首诗时,不由眼前的一亮,但看到字时,不由露出惋惜的神色。
钟繇与陈群首先向荀彧问候了一下,然后房屋中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钟繇忍不住指着纸上的诗余说道:“字不配词,惜哉。”
荀彧见钟繇说自己的幼子字差,不由腹诽,这才三岁呢,能认识这么多字就不错了,还能要求他把字也练好吗?
于是荀彧略带矜持道:“元常,若你知此诗乃我家三岁小儿所写,就不会这么苛求了吧?”
钟繇听后不由大吃一惊,再看看安静的站在荀彧身边的荀粲,而后又看看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说起来,这字虽然歪歪扭扭,但让人一目了然,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可是一个三岁小儿所写……
荀彧见钟繇吃惊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意,大抵有点望子成龙的意思,他对钟繇说道:“元常,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