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官媒初探两家意(4 / 5)
横了那人一眼,暗啐一声: 呆子!
打发走了楚溆,郝媒婆拉起石初樱的手,摸了又摸,直摸得石初樱心里发寒,担心她别是有什么怪癖,好在最后悄悄抽了出来,叠在膝上,装害羞。
“真是个好姑娘!”郝媒婆没发现似的,开场道:“我看着都爱得不行。姑娘今年多大了?”
石初樱抬眼看看无名道长,羞涩地说道:“十七了。”这年头除了及笄、及冠之类的大事,一般都按‘虚’岁算。
“真是个好年华。”郝媒婆拍拍她的手,又道:“听说你很识得些草药?”这时候的姑娘可以会女红,可以会琴棋书画,可以会厨艺,但要是做大夫,那就不怎么好了,江湖游医可是贱民。
“跟着爷爷学了一些,本来长在山里,哪有不认识草药的。”石初樱也不避讳。
这到也是,平头百姓还认识个甘草,杏仁,黄连,苦参的呢。有的人家生了病,甚至自己去山里采上一些草药,自己熬了吃,根本不用请大夫,也请不起。
何况人家生长在山里,认得草药这也算不得什么。
“这衣裳可真好看,是你自己做的?”
石初樱抿嘴一笑,“这可不是,倒是爷爷身上的是我做的。”石初樱这身衣裳是她上次去建州城的时候量身做的,倒是今天无名道长身上的袍子是她的手笔。
无名道长今天穿的是浅青色的直身道袍,没有什么纹绘,但是细葛布料,穿着舒适简单。郝媒婆细看了看,赞道:“手艺不错,针脚这般细密。”百姓的衣裳一般不许绣花纹饰,女子的衣物倒是不怎么限制,只要不是绣龙凤翟鸟这些过格的就成。
“姑娘本家还有什么人?父母是做什么的?”这年月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是两家子的事而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是。尤其要打听明白双方三代直系血亲的来路,所以郝媒婆少不得问一问。
这个石初樱离开父母的时候是有记忆的,而且决定了把女儿的未来托付给了无名道长之后,石初樱她爹尽管匆忙,还是很是尽责的把这些合婚书中需要用的信息用黛石写给了无名道长。
无名道长捋捋胡子,说道:“她父亲是举人出身,祖父也曾作过县令,她外家也是书香之家,只这孩子可怜,赶上了那些年正闹倭寇,一家子逃难到了这里。
我们爷孙有缘,她爹娘便把她舍给我,带着两个大些的孩子走了。等将来有了机会,倒是可以去寻寻。只怕一时半会也不易找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