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2 / 5)
便开思索一个最合适的对策。
先说说眼前状况。
其实,数次传回重要情报协助我军大胜,最后又生擒了鞑靼可汗,这数桩大功,立即足够纪明铮另外封爵了。
而且,他还是名正言顺的靖北侯世子,纪宗贤一家即便有些拙劣手段,恐怕也不能伤他分毫,等二叔百年之后,这祖传爵位同样会由他承袭。
届时,即便他膝下有两子,也能各有各的爵位承袭。
这样乍一听,挺不错的,正常情况纪宗贤总不能活过他吧。
但细想下来,问题却很大。
以纪宗贤一家子的作死能力,纪明铮实在很怀疑,数十年后,这个爵位还在吗?
恐怕被夺爵抄家的可能性更大吧。
他的祖父,他的父亲母亲,牌位还供在靖北侯府中,纪明铮无法眼睁睁看着它败落。
“末将阴差阳错潜伏鞑靼,并在机缘巧合,得以立下微末功劳。”
纪明铮起立,拱手并单膝下跪,端端正正行了大礼,垂首恳切道:“为国尽忠,本末将之责,若有封赏,当面北叩谢皇恩。”
“赏罚之事,原非末将可询,只是如今末将家中诸事繁杂,不得已之下,只能面陈殿下。”
没错,纪明铮今日前来,就是求一求他具体的封赏,与另外封爵相比,他更希望能立即承袭靖北侯府的爵位。
若是正常情况,他不会提出这种无理要求。毕竟他叔父已经袭爵数年了,总不能他一回来,就要把叔父撸下去,换自己上啊。
爵位承袭不是儿戏,没有无缘无故替换的道理。
这不是因为机缘巧合吗?
纪明铮回来之前,靖北侯府不是犯了事吗?纪宗贤差点与鞑靼暗牒结成亲家了。
古代社会讲究株连,不过好在这事儿到底没成,这罪名说大可以很大,说小也就可以很小,端看上位者的决断。
手紧一点,可以直接撸爵抄家;手松松,也可以呵斥一顿,罚点岁俸了事。
本来以纪宗贤这形象,此事不大乐观,但现在不是世子立下大功回来了吗?
看在世子的面子上,这事儿必会被轻轻放过的。
纪明铮就是想在这点上做文章。
历朝历代,总有在皇帝心中得分不低的功勋府邸。若是承爵子嗣无能,犯了大错误,皇帝顾念香火情不愿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