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3 / 5)
去,不仅性命无虞,能照常婚嫁,还能成为瑞阳长公主的同窗,顺便替自己和家中女孩儿赚取舍身为民的名声。
这……何乐不为?
就这么着,女子书院直接跨过了“能不能力排众议成功建立起来”的难题,并得到了京城世家大族的追捧。
更有人说,历来进士皆称之为“天子门生”,那女子书院的女学生,就是皇后的门生。
谁不想和天家扯上点关系呢。
皇帝还特地请了国师为书院起名,国师挥笔写下“灵犀书院”四个大字,被做成牌匾挂在了皇城边那座园子的大门上。
然而京城未婚女子众多,各家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挑选学生,皇后接连几日分批召见,终于在七天后,选出了第一批入住女子学院的学生。
说来也是奇怪,从那百余名姑娘入住灵犀书院开始,京城内的怪事便戛然而止。
顿时就恢复了往昔的宁静。
……
天气逐渐转凉,穆青瑶的父兄回京那日,顾浮跟书院请了一天的假——这次被选入灵犀书院的学生年龄分为两个阶层,一是和瑞阳长公主差不多,年龄在十五岁到十七岁左右,一是年龄十岁到十二岁的小姑娘,所以顾浮和穆青瑶都因年龄不符而被排除在外。
但皇后给顾浮留了司业的职位,让她协助管理书院。而顾浮虽然年纪不大,还没成婚,但因是国师的未婚妻,她并未在担任司业一职上遭到任何反对。
等书院的管理模式固定后,顾浮有了空闲,还要兼职当书院的武师傅——
京城里会武的女子实在是太少了,而习武又不像学文,一招一式都有讲究,纠正起来免不了肢体接触,皇后挑选了许多武师傅,最后还是决定先找出身将门擅长骑射的女子,来教学生基础,再让顾浮来教学生武功。
顾浮都想好了,她愿意将未来余生都耗费在女子书院上,和皇后一起从调整学生入学年龄,扩大学生人数开始,一步步将灵犀书院打造成她们理想中的模样,等到灵犀书院稳定,她们还可将女子书院塑造为祥瑞的象征,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建立第二所书院,第三所书院……
和顾浮不同,自从不用入宫伴读,穆青瑶就把时间都花在了穆府,还每日都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全然没有平日里的淡定与从容,可见她盼这一天盼了有多久。
所以顾浮特地在穆衡回京那日,放下书院的事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