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约电影(4 / 6)
小巧玲珑的蟹黄汤包,一碗混合着面香、葱香、酱汁佐料香味的干拌面。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祖父回忆录里的一个片段。
那是上世纪30年代,祖父走下老式派克轿车,穿过老上海黄昏时分的窄巷,驻足面摊,抛给小伙计一枚银元,看着对方舀了勺慢火细熬而成的葱油,均匀浇淋在面条上。
不必再加任何浇头,拌面滋味鲜美,滑爽可口。
萧淮早就饥肠辘辘,葱油面的香气萦绕在鼻端,更加催动食欲。
林霂背对着他,把炒好的黑胡椒牛柳盛入盘中,转身却看见盛葱油面的碗已经空空如也。空碗的旁边有一双沾着葱油的筷子,证明面条曾经短暂存在过。
她走到厨房门口,见到萧淮坐在沙发前观看财经新闻。
感受到她的注视,他侧目睨过来,语气四平八稳:“面条是我吃的。”
林霂有点想笑,忍住:“让你久等,现在可以开饭了。”又问,“我能边吃饭边看电影吗?”
萧淮将电视切换到电影频道,再帮忙把所有的菜端到了茶几上。
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的壁炉里燃烧着火焰,温暖如春。俩人坐在毛茸茸的地毯上,彼此靠得很近。
她分给他一双筷子:“我经常一个人吃饭,养成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不好意思。”
萧淮看了看她,将这句话理解为“最近这几日她经常一个人吃饭”,回答说:“我的工作告一段落,稍后可能轻松许多。”
林霂不明白他怎么突然谈到工作,但也不打算深究,单单问:“你习惯用筷子吗?”
“习惯。”萧淮提箸去夹蟹黄灌汤包。
其实他使用筷子的次数并不多,又是左撇子,或许运气不好,或许搛的力道不对,连续两个汤包都被他扯出了裂口,汤汁到处流。
灌汤包的精华就是汤汁,林霂不免惋惜:“你看看我。”
她用筷子夹着汤包轻轻地往上提,把汤包移到碟子里,斯文地在薄薄的皮儿咬了一个孔,从小孔里把汤汁一点一点地吸光。
这让萧淮回忆起初次遇见她时,她上车的动作也这般轻缓柔和。
林霂吃完灌汤包,抬头发现萧淮仍然盯着自己,下意识地抽了张纸巾擦拭嘴角,说:“你再试试?”
他举筷,有样学样,十分顺利地将小笼汤包擒入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