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娘家 陆母脸上的表情堪称是精彩纷呈。……(2 / 7)
是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陆母依然是省吃俭用的性格。
陆母与刘三婆子其实有点像,两个老婆子都是在家说一不二的存在。
而比起刘三婆子早年是先生了两个女儿,后头才生了儿子,陆母这个岳母,显然比刘三婆子更有运道。
农家会重男轻女的原因,除了姓氏的传承,壮劳力亦是一点。男丁多的人家,在农活方面确实比较吃香,女儿家的力气到底比不上男人。就算真出了一个能干的,过没几年也得送到别人家去,朝廷可不容许一个闺女直到二十岁仍是待字闺中。倘若不是如此,那一些庄稼婆娘,也不会时常一句赔钱货,然后骂骂咧咧的毫不停歇。
陆母是连生了四个儿子,她在陆家的功劳那是顶天了,就算后头生下了陆秋这个老来女,也是不影响陆母在陆家的地位。
倘若不是仗着生儿子的功劳,就陆父那与家里生疏的关系,陆母在公婆那里也会讨不了什么好处。
就是因为看在四个孙子的份上,陆家才会这么干脆把陆父分了出去,虽然东西没有多给,可也没有打算硬拖着陆父,给陆家做牛做马地挣钱过活。
靠着这一点,陆母的腰杆从来都是挺得直直的,陆父或许也因为如此,大多时候也是顺着陆母居多。
说起来,陆母的性格比刘三婆子更不容许别人反驳。
陆母是仗着儿子生的多才有好日子过,所以陆母或多或少也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她对底下孙女的态度,完全是照着刘三婆子来。
当然,这也是农村人的通病。
陆母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她这人虽然不爱孙女,但是却极度宠爱着自己唯一的闺女陆秋。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不是毫无道理的。
儿子再珍贵,在连续生了四个臭小子以后,别说是陆母了,就是陆父对这些臭小子都没有那么稀罕了。
不像陆秋,既是唯一的闺女,又还是一个老来女,这对老父母是真真稀罕。
尤其,这闺女又比儿子更会讨巧卖乖,长得也讨喜,所以不只是陆母而已,陆父自己都是极度偏袒这个老闺女。
没把闺女嫁出去前,陆秋在陆母的心里是千好万好。
等到把闺女嫁出去后,陆母虽然依旧疼爱女儿,却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她好像把自家闺女给养歪了。
陆母一边觉得对不起亲家,一边又暗自庆幸,自己这闺女真给自己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