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殿之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都是天才,一秒记住文本豪客,www.dshu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十月十八,大朝。   这一日,注定被记入史册。   大佑建国一百八十余年,在这一日签定割城文书。   也是在这一天,平宗之子,正式以皇子之身上朝。   候朝的九卿房内,关系好的大人们自然而然的站在一处,低声说着什么。   章相国官阶最大,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最多,其他人时不时也看一眼他。   能进这屋里的谁也不傻,计安不现身也就罢了,如今站到人前,要说对大位没一点野心谁信呢?   而章相国做为贵妃的娘家人,板上钉钉的四皇子党,大家都在等他的态度。   微合双眼的章相国睁开眼睛,眼神一扫,轻笑了笑:“四皇子实在辛苦,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数位先生在等着他。四书五经要学,兵书要看,马术箭术也不能落后,皇上还会另外布置一些功课,一天到晚没有歇息的时候。不过若让他去参加科举,恐怕秀才都考不上。”   “也是。”有人笑着附和:“他若占去一个名额,读书人不就又少一个名额吗?”   “没错。”   “正是。”   “……”   另一边,兵部和户部这一年多来因战事常要商讨,虽然吵架的时候更多了,却像是吵出了感情,两部的关系比之前近了不少,此时两位尚书便站到了一起。   户部钱尚书轻声道:“外患未平,内忧又起,真是多事之秋。”   郑隆眉头皱着,嗯了一声当是回应,没有说话。   钱尚书看向他:“想到什么了?”   “想他在此时自曝身份,促成眼下这个局面的目的是什么。”   郑隆的眼神落在老神在在的邹维身上,昨日计安的身份曝光后大张旗鼓去见了齐心,不论齐心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这功夫是做足了。   而他主动去见的也只有齐心,并未登外祖家的门,可见是不需要。   而主动登了言家门的,只得平日来往那几个好友。   这几家不说完全站到了计安那边,显然也不打算和他撕破脸。   而据他得到的消息,在计安还未回家时,除了清欢,还有一个老人去过言家。   不算计安那对假父母,整个言家能称得上主子的只有他的未婚妻骆氏。他们在那个时间上门是去见谁的,不言而喻。   那位老人的身份是谁还没查到,马车没有家徽,又是生脸,除非他再次露面,不然怕是难以查探出来。   可他此时并不关心这人是谁,他更好奇那位骆姑娘到底是谁,在这件事里,她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把计安这些年在京城的动静翻个底朝天,前面几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在这个姑娘出现后他迈的步子才明显大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位骆姑娘给了他底气。   看向门口进来的人,郑隆只觉得眼前一亮,屋里昏暗的烛光好像都亮堂许多。   十安公子才貌双全的名声他听闻过,昨日也见过他的风采。可此时他穿一身皇子朝服,看品阶只得四品,衬得他更加面如冠玉,却丝毫不显柔弱。   他气度从容,且沉稳。   往那里一站,就稳稳当当,仿佛树一样扎了根,能经得起风雨。   郑隆自认见过不少人,可在这个年纪能给他这种感觉的,这还是头一个。   平宗之子啊!   心下感慨万千的不止郑尚书,看到他的人心下都各有思量。   计安在门口站定,朝屋里所有人行了一个晚辈礼。以一个后生的身份,不卑不亢,也不谄媚讨好。   第一日上朝,他说自己是后生,也说得过去。   有人端着,心中冷笑,比如章相国。   有人回礼,心中观望。   有人可惜,如郑尚书。平宗若活着就好了,这样一个皇子,实在是让人觉得前路可期。   计安礼毕后去到邹大人身边唤了一声:“外祖父。”   邹维看着他点点头,将人拉到身边,低声提点他等下上朝要注意的种种。   身份没有揭穿的时候暗中为他做这做那,如今身份揭穿了,那就明明白白的做,反正也是避不了嫌的。   “有闲了回家去看看你外祖母,她都还不曾真正见过你。”   “是。”   三声长鞭响,众臣上朝。   计安虽是四品,却是皇子,仍是站在了队例前端,站在他身边的正是章相国。   他本想和人打个招呼,却见人正眼都不给他一个,他也就省了,跟着内侍进殿。   皇帝一身威严走至龙椅坐下。   一套礼仪流程下来,计安让人挑不出半点出错的地方。   皇帝由上而下的看着他,心里越加兴奋!   好戏要开场了!   “宣,丹巴国使者觐见。”   那钦大步进殿,兵不血刃的拿下五城,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的意气风发。   那姿态,刺激得大佑朝臣气血直往上涌,尤其是主战派,上去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那钦,见过皇帝陛下。”   “免礼。”有计安在旁边衬着,皇帝看他都觉得顺眼了。   那钦挺起腰,往四周一看,道:“敢问皇帝陛下,清欢公主为何不在朝中?”   “那大人说笑了,女人怎能站在大殿之上。”   “是我的错,以为大佑也和我丹巴国一样,女人可在朝为官。”那钦拱了拱手:“不知皇帝陛下可否宣清欢来见,既是和亲的公主,我等总要当面见了人,之后才能确定和亲的是真公主。”   满朝俱静,纷纷看向皇上。   当时皇上同意和亲,给出的理由就是可让人代为和亲,可眼下丹巴国显然防着这一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