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人生就是有遗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家都是天才,一秒记住文本豪客,www.dshu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张敬修安排好人后又马上回来,很想与王安这位年少得志的公公聊聊。

    不过在张敬修的心目中,堪称少年得志的人,王安只能屈居第三。

    第一当然是皇上朱翊镠了,这个毋庸置疑;第二是他六弟张静修,在江陵城跟随皇上,也堪称少年得志,小小年纪便掌管庞大的朱氏集团。

    王安本是内宦,无权过问朝政,但他自然与别的内宦不一样。

    皇上可是特别暗中授意过,让他关注朝中一应大小事务。

    再加上内宦不能干预外政这个规矩似乎也越来越形同虚设。

    只看冯保就知道了。

    即便除了冯保,对朝政拥有很高参与度的内宦仍然不在少数。

    故而,王安当然会留心,尤其是有关小日本的方面。

    这可是皇上自登基即位以来就一直明着、暗着关心的问题。

    见张敬修回来了,王安迫不及待地问道:“张兄,海上局势紧张,小日本有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事儿,向万岁爷禀报过吗?”

    “暂时还没有。”张敬修摇头,“一来只是扬言,小日本并未付出行动;二来也不想让皇上担忧,听说辽东那边的局势更为紧张呢。”

    “是啊!可以说辽东那边,一直是万岁爷的一块儿心病。”

    王安跟着也感慨地道,不过随即他话锋一转,又说道:

    “但现在要好多了,毕竟那边两大民族,万岁爷已经解决了其一,相信以万岁爷的能力,另外一个,也就是蒙古族很快也能得到妥善解决。”

    “嗯,皇上亲自过去,自然会无往不利。”张敬修点了点头。

    要说对朱翊镠的信任,他可比王安要早认识到。王安不过后来居上,而他在江陵城时就认识到了。

    “那万岁爷对这边,有没有下达指示呢?”王安接着又问道。

    “最近没有,但皇上的宗旨不是一直就要提防小日本吗?当初建立台湾行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防日本。”

    张敬修对这一揽子事儿还是知之甚多,毕竟他接触得早。

    “如此甚好!”王安感慨地道,“万岁爷有心与小日本一战,坐镇辽东除了解决蒙古与女真两大民族问题,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防日本,小日本企图借助朝鲜为跳板进攻我大明。”

    “发现日本人的确好战。”

    “届时,万一与小日本开战,辽东那边是一线,福建、台湾这边是一线,对小日本进行包抄围剿,看小日本还敢觊觎我大明的财富与疆土不?”

    张敬修明显感觉王安说这番话时充满了豪迈与自信,很难相信这种话是出自一位十几岁的公公嘴里。

    “王公公,最近有没有我六弟孩子的消息?”张敬修忽然问道。

    他知道这件事对六弟的打击很大。

    “没有。”王安摇头,心想当时没有找到,现在还怎么找?已经不抱希望了。

    张敬修深深叹了一口气。

    接着又问道:“那最近有没有我四弟的消息传回来?”

    四弟张简修出使他国已经一年多时间,居然没有听到任何音讯。

    “没有。”王安依然摇头。这件事儿他也觉得很奇怪,按理说张简修与邓子龙率领大部队前往西方各国学习考察,随时都有消息传回来的呀。

    可事实是,好像一次都没有。

    更奇怪的是,皇上竟然也像忘了这一茬儿似的从不问及。

    要知道当初去的可是两万多人,花费了好几百多两银子呢。

    动用那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两万多人派出去一年多了,这会儿连个音讯都没有,怎不让人好奇?

    人到哪个国家了?现在怎么样?总得有个消息传回来吧?

    尽管王安与张敬修都知道,皇上给他们规定的时间是两年。

    可两年时间一晃而过呀。

    中途难道不需要反馈吗?还是说两年之后统一回来反馈?

    “四弟也是,怎么着也得给皇上报个平安吧?”张敬修轻轻抱怨了一句。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王安虽然觉得诧异,但还是想得通。

    应该不会有事儿,不然两万多人出去,若有坏消息,总会有消息传回。

    “但愿如此!”张敬修也只空着急。这事儿什么忙都帮不上。两件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心事儿都没有下落。

    尤其是每当想起六弟孩子被劫持走至今毫无音讯,他就感慨颇多,原来每个人的人生总是有遗憾的。

    六弟少年得志,风光无两,孩子被丢了,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再想到他爹,曾经万人瞩目,最后落得一个不好的下场,尽管皇上为其平反,但至今仍是“死者”的身份。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总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却又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

    ……

    台湾的马栋很快收到消息,朱常洛母子俩要被送来台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